近日,中冶南方热工在行业技术领域连获重要进展。前不久,2025年5月,湖北省经信厅正式发布《关于2025年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公示》,中冶南方热工顺利通过“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这一认定是对中冶南方热工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高度认可,也是其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的成果体现。而在此之前的第十三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上,中冶南方热工也大放异彩,展示了其在钢铁工业能源与热工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学术盛会: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第十三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于7月23 - 25日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
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是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分会定期主办的综合性学术会议,本届年会以“能源转型下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围绕钢铁工业能源与热工领域热点问题,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碳达峰、碳中和、能效提升、绿色生产、智能智造等诸多领域。
中冶南方热工受邀参会,并在会上作题为“超大型薄规格高强钢板热处理线关键技术创新开发及示范应用”和“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开发及其在钢铁行业的创新应用研究”的专题报告。这不仅展示了中冶南方热工在行业内的技术实力和影响力,也体现了其对行业热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积极贡献。
技术突破:高端化成果助力大国重器
超大型薄规格高强钢板热处理线关键技术创新:中冶南方热工立足过往薄规格高强钢板热处理炉存在的生产节奏慢、控温精度低、均匀性差等问题,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升级超大型保护气氛辊底式淬火炉,首创超大型双系统供热低温回火专用热处理炉、复合加热辊底式中高温回火炉等新炉型并应用于工程项目。
建成了世界最长的保护气氛辊底式淬火炉、世界首座低温回火专用炉、世界首座中高温回火炉,满足薄规格工程机械用高强钢、耐磨钢的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生产要求。
产线产品替代进口并实现出口,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大国重器。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使中冶南方热工在高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钢铁企业拓展更高强度、更薄规格、更优质量的高端产品保驾护航,推动了钢铁行业向高端化发展。
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开发及应用:中冶南方热工以多孔介质燃烧应用场景为导向,融合材料、热工、装备制造等多学科研究,利用多孔介质高耐温、高热辐射系数、高导热率的优势实现超焓燃烧,并完成全预混多孔介质燃烧器的开发和量产。
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正在开展新一代高功率密度多孔介质燃烧器的开发,在研产品功率密度达到1.7MW/㎡、温度1400℃。
该项技术登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在多家钢铁企业实现涂层干燥、通板加热、RH蒸汽过热、中间包烘烤等多场景广泛应用。
以硅钢涂层烘烤应用场景为例,机组可实现CO₂减排20%、NOx减排50%以上的效果。这体现了中冶南方热工在绿色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应用,为钢铁生产过程的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维发展:绿色化与智能化协同共进
中冶南方热工依托自有的燃烧与热处理实验室与热工装备制造基地,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产品化、产业化,形成涵盖源头改善、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工艺流程的冶金工业炉绿色化解决方案。
多孔介质燃烧、感应加热、高效冷却等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项目中,为钢铁生产过程超低排放、极致能效作出贡献。
中冶南方热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升级钢坯出入炉调度模型、热处理炉工艺优化模块、环形加热炉数学模型、辊底炉数学模型等智能化技术,不断优化冶金工业炉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近两年完成的近200座工业炉的智能化项目中,助力钢铁企业实现建设过程数字化、单炉生产智能化、炉群生产智慧化,达成降本增效目标。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推动行业进步
中冶南方热工将坚持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拥抱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冶金工业炉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不断进步。
未来,中冶南方热工将继续在高端化方面持续进行新炉型开发,为钢铁企业带来更多工艺变革;在绿色化方面,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为实现钢铁生产过程的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而努力;在智能化方面,不断优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钢铁企业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管理。
中冶南方热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为钢铁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也为推动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相信在未来,中冶南方热工将继续发挥其技术优势,引领钢铁工业向更加绿色、智能、高端的方向发展。